持续斗争的最新篇章

Build better loan database with shared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Post Reply
pappu6327
Posts: 250
Joined: Thu Dec 26, 2024 6:01 am

持续斗争的最新篇章

Post by pappu6327 »

仲裁庭根据这一标准认定哥伦比亚扣押该财产的行为与其打击有组织犯罪行为有关,且没有迹象表明该措施是恶意的(裁决书第 792-793 段),因此驳回了该诉讼请求。


Seda v Colombia 案通过审查强化的自我判断条款开辟了新局面,标志着持续数十年的有关“自我判断”的含义、影响和局限性的争论进入最新篇章。

该裁决的意义并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仲裁庭对该条款进行了审查,尽管脚注 阿塞拜疆 WhatsApp 号码 似乎旨在阻止此类审查。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热衷于建立自我判断机制,将其作为在国际司法机构面前行使不受约束的自由裁量权的工具,他们可能会认为该裁决改变了目标。虽然善意审查“传统”自我判断条款已被广泛接受,但强化自我判断条款长期以来被认为“完全不可审查”。

继塞达诉哥伦比亚案之后,各国不再能确定,要求仲裁庭在国家援引时“认定例外情况适用”的澄清是否真的会导致仲裁庭接受该援引。

从理论上讲,批评者可能会强调Seda v Colombia 案的核心要素,即仲裁庭的解释无论多么详细,实际上都使强化脚注(规定仲裁庭“应认定例外情况适用”)变得毫无意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脚注,仲裁庭的裁决会有什么不同。根据国际法院和世贸组织专家组的既定判例以及投资法庭的附带意见,仲裁庭很可能会进行善意审查。

人们很容易同情仲裁庭。对于许多律师来说,尤其是那些负责裁决纠纷的律师,很难接受国家缔约方可以通过原告所谓的“免罪卡”来寻求保留单方面避免此类审查的权利。尽管如此,国家既没有义务接受司法争端解决,仲裁庭的管辖权也不是强制法的问题。

与此同时,将国际司法机构贬低为仅被授权批准国家决定的旁观者似乎不合时宜。坚持维护不受约束的自由裁量权空间的国家是否会在未来的自我判断条款中采用更强硬的措辞还有待观察。塞达诉哥伦比亚案似乎不太可能成为正在进行的自我判断斗争的最终定论。
Post Reply